国内外两名医生分别在中国经历多次体检后……OB体育.(中国)app官网下载
2023-02-26 01:59:46
OB体育2017年我国体检人次约5亿,2018年达到了5.75亿,我国体检市场规模很大,且渗透率逐年上升。据推算,2019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将达到1800亿元规模,增速不低于15%。
数据显示,公立医院体检市场份额为70.8%,民营体检机构仅为21.5%。国家支持预防医学大发展,公立医院、基层医疗机构、民营体检机构纷纷参与到更规范化、标准化的检测。
根据《2019线上体检消费报告》,公立医院体检的销售额增速达到56%。公立医院体检服务模式和内容有待挖掘拓展,所以探讨公立医院体检中心扩容和升级问题,很有意义。
一位名叫理查德的澳洲家庭医生,在中国经历过6次体检,他感慨:体检咨询人员只为体检成交,很多项目不必要检查,做测试竟比和医生交流重要,中国人不相信自己的医生。
十多年间,每年至少一次,我在上海、北京多家品牌的民营体检机构做过体检,由此便认为体检行业“国退民进”。现在看来,趋势或许如此,但现状还是公立医院的体检份额占有绝对地位。
我仅有3次体检经历是在公立医院,并且都是在北京时入职要求做的体检。本文我想谈谈最近一次去某家知名大三甲体检后的些许感想。
首先,就是忙活,大三甲医院在工作日期间的患者很多,人满为患。体检部门被挤在医院的某个角落,相比于我去过的民营体检机构,选择到公立医院体检的客户倒不是很多。
其次,还是忙活,我想是由于公立医院没有使用太多自动化办公设备的缘故。当天在体检登记环节,两位工作人员全靠手写、口喊,不时还有夹塞的客户过来询问一两项问题,秩序看上去比较乱。
因为体检客户不算多,我自己倒没有不耐烦,只是觉得这两位登记工作人员太难了,一次次的工作内容重复枯燥,很可能还费力不讨好。这种费尽口舌、消耗嗓子的付出,在今日体检机构中并不多见。
办完体检登记后,到窗口排队交费,最后再穿梭于各科目检查室之间完成体检项目。我感觉自己一直被医生和检查人员们抢来抢去,而且他们彼此之间还特别团结。
我能猜想的道理是:在体检部门,医生和检查人员们齐心协力,目标为赶在中午之前做完每一位客户的全部体检,这样就可以不耽误下班或休息。从这个角度去窥探,公立医院体检部门的服务效率和质量,其实并不低。
与品牌民营体检机构相比,公立医院体检部门只需要略学习改善一下流程、自动化、装修,继续坚持不促销、不广告、不忽悠,就会成为民营机构很有力的竞争者。
随着年宽体胖,我也开始有点担心体检不过关,怕影响到顺利入职。看到体检医生又要求出示身份证对比人脸,又把我抓回来不能放弃眼科检查,我好像明白过来了:在公立医院,严格并不是随便说说。
从亚健康、慢病,到儿童、老年人群,公立医院体检、基层医疗机构体检非但不会打鸡血似地推套餐,反而会限流、限号。这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真如泥石流中的一道清流。不过还需要补齐的是服务端信息化建设,改善体检部门的劳动环境,踏踏实实发挥出资源合理功能。
展望未来,按病种付费或按病种分值付费方式将在医保定点医院有序推开,门诊暂时没有使用,体检部门更是无法适用。
在体检部门,必须要按项目付费、做检验项目、做医疗服务,必须有章可循、管控结合,因为体检部门的优秀程度代表着自己的医院。
曾几何时,有的还冲锋在过度医疗、处方卖药的一线上?退休前最后几年,或允许返聘这几年,反而是服务临床的好时候。这里便引出了一个大话题:对退休医生的再服务意愿,应提起重视、提供机会,年轻的村医或见习医生需要成长,不服老的经验医生兼顾解决质量和数量难题,这样不是才更合理吗?
假如我这个想法成立,就存在民营医疗机构、民营体检机构与公立医院“争夺退休医生”的问题,存在退休医生选择哪类医院的问题。
假如公立医院能为退休医生提供“择优选聘”的机会及一定的岗位数量,能将事务型岗位工作内容转向事业型岗位工作内涵,能在体检部门里倡导改革激励和服务创新,最后谁赢就很难说了。
一是放射室门口人多嘈杂,客户一般就坐在那里等,少则十来分钟,多则几个小时。
我最近在另一家三甲医院CT放射室外,发现放射室与走廊间门缝大到可以横着伸进一根手指。又比如拍胸片时,每次都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完毕,我曾多次担心被误拍,不应该需要核对一下姓名吗?
以我对医学很肤浅的认知逻辑,我认为内科、中医等科室医生,似乎年纪越大越能够积累经验。往大的来说,在现代医学的许多分支上,除了仪器设备检查,都很强调行医年限和经验的重要性。
另外,我认为内科医生在给客户查体时,尽量不要留过长指甲,因为这样既有卫生,又显示有礼貌。
就像我原来以为的,包括社会舆论默认的,体检行业可能有一种“民进国退”的趋势。
谈及公立医院体检部门的继续发展,就会想到很多方面:投资和融资,鼓励政策,品牌辨识度,优秀管理者……这些问题,在目前公立医院的管理层眼中,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与方向,甚至没引起重视与注意。
如果依托一家公立医院办体检服务项目,这块业务必须实现财务独立核算,必须在医疗机构内部具有平等地位。并且,体检部门与医院内其他部门之间必要做好业务交流和分工。只有这样,体检部门才可能与公立医院的未来发展保持步调一致,体现医院水平,不被虚名化。
医疗机构的管理者、服务者不仅关注顶层设计,还需接触基层问题。在医院各科室、体检部门之间进行适当的工作巡视、轮转体验,有助于了解患者、客户的真正需求,有利于实现更符合成本效率、更有质量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水平。强化服务,综合医院一定撇不掉体检部门。
(本网站所有内容,凡注明来源为“医脉通”,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,未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,授权转载时须注明“来源:医脉通”。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,转载仅作观点分享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版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)
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。添加表情热门新闻继“取消夜班费”争议后,又有人建议“取消挂号费”!医生挣的那点钱,到底惹谁了?2023-02-212023年职称评审将有重大调整!2023-02-18夜班费要取消?辛苦钱成了“违规津贴”,那夜班制度为何不是“违法行为”?丨医眼看法2023-02-18重磅!中央发布“一号文件”:利好政策不断,这类医生受益2023-02-14拉肚子死了人,患者遭殃!医生恐慌:这个疾病给所有成人敲响警钟!2023-02-20推荐新闻 --公立医院您要举报的内容为